住宅電梯的轎廂內壁上有框架廣告和電視廣告;小區大門的停車桿和門禁上有房屋中介、整形機構的聯系電話;綠地旁的LED顯示屏上,滾動播放著周邊商超的優惠菜價……
算上相機未拍到的區域,這間電梯轎廂內共有8個廣告位。
本期策劃 張驍
住宅電梯的轎廂內壁上有框架廣告和電視廣告;小區大門的停車桿和門禁上有房屋中介、整形機構的聯系電話;綠地旁的LED顯示屏上,滾動播放著周邊商超的優惠菜價……近年來,小區共用部位出現商業廣告已鋪天蓋地。但記者采訪發現,廣告位誰來招商?廣告收益又該歸誰?
依照國家及北京市有關條例辦法,小區共用部位的經營所得,應由相關業主或業委會決定使用,物業也應公示相關明細。但現實中,這筆每年十幾萬甚至上百萬的營收,正因小區業委會“難產”、業主維權意識不足、執法主體監管不力等原因,淪為一筆隱形收入,被“在商言商”的物業公司塞進腰包。
小區業主
廣告變多內容尷尬
住在朝陽北路某經適房小區內的陳女士介紹,近兩年,小區廣告多了,內容也讓人不安。從3C產品、售房招聘,到留學信息、整形美容,“1個月就換一次,有些內容不適合兒童觀看”。陳女士曾被孩子問道:“媽媽,那個字念什么酸呢,干什么用的?”陳女士答是“玻尿酸”。女兒又問什么是“無痛人流”?陳女士沉默了。
物業費、停車費、供暖費,這些費用的流向和用途非常明確,但電梯、停車桿等小區共用部位的廣告經營情況卻很神秘。從常規角度分析,電梯是業主的公攤面積,產生的經營收入理應歸業主所有,對于廣告內容,業主也該有起碼的發言權。但記者在多個小區采訪發現,業主多稱小區沒有業委會,缺少維權帶頭人。自己未重視廣告問題,但很好奇。
廣告公司
每年投放費用不菲
3月27日,記者以商家身份分別聯系陳女士小區三種類型的電梯廣告公司。業務員稱,他們與物業公司簽署廣告承包協議,已拿下該小區“第一手廣告點位”。
海報廣告公司的張先生稱,電梯廣告花費不高,但投放效果好。由于空間閉塞,受眾被強制注視廣告信息,因此廣告達到率為100%。另外,受眾一天內多次使用電梯、等電梯,因此廣告被人重復觀看,印象深刻。目前,電梯門海報的投放規則是每周每張100元,100張起投,工作人員會定期到小區檢查海報損毀情況。至于廣告內容,他稱不違反國家法律即可。
窗框廣告公司的齊先生介紹,窗框廣告價格為每四周每塊500元,也是100塊起投。他稱,窗框廣告價格稍貴,是因為窗框的制作成本和維護成本高。目前,朝青板塊的電梯廣告屬全市中等水平。
視頻傳媒集團的王女士介紹,他們在小區投放的LED廣告終端,分為上下兩塊屏幕,展示時間為早6點至晚10點。上屏可以播放動態視頻,價格為每周680元,下屏播放靜態畫面,價格為每周280元?!百I三周我們送一周,還可以打折?!蓖跖糠Q,視頻廣告有投放規矩,要買就買下整個小區所有電梯的屏幕。如果預算少,就挑小型社區購買。
對于廣告公司如何與物業公司分成,上述人員均稱涉及商業機密,不能透露。但據業內人士介紹,他們與物業談合作時,會直接對接物業經理或物業總部相關負責人,由于競標廣告公司多,他們為了脫穎而出,會給對方一些回扣。對本市一般小區來說,每年小區廣告的累計收益超過50萬元非常輕松。
物業公司
收益補充服務開支
這筆不菲的廣告收入去哪了?記者再以業主身份聯系5家小區的物業經理。這其中有2人質疑記者系廣告公司業務員在刺探“情報”,稱只接受當面問詢。剩余3人大致稱,廣告收入用于補充物業的服務開支,如小區綠化、人力支出、電梯保養維護等。
陳女士所在小區物業黎經理告訴記者,小區廣告收入沒進他個人的腰包,但由物業負責使用管理。原因是,小區的物業費和停車費好多年沒漲錢了,相反小區裝的監控越來越多,聘的工人越來越貴,還有業主拒交物業費,“只好拿廣告費彌補缺口”。他稱,廣告對外招商時,還在小區貼過公示,沒有居民反對。記者隨即詢問陳女士及其他業主,但他們稱沒見到這份公示,物業進行廣告招商從沒跟業主打過招呼。
記者查詢發現,國務院《物業管理條例》中第五十四條明確規定,“利用物業共用部位、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(物業),應當在征得相關業主、業主大會、物業服務企業的同意后,按照規定辦理有關手續。業主所得收益應當主要用于補充專項維修資金,也可以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”。對此,陳女士小區所屬朝陽區房管局物業管理科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,物業應對小區公區收益明細進行公示。
維權專家
不該讓權利
停留在紙上
業主維權專家陳鳳山介紹,成立業委會的小區,可對物業公司進行廣告招商授權。沒有成立業委會的小區,如果小區開發商聘用的前期物業公司擅自經營公區部位,其行為嚴格說是違法的。
根據《物業管理條例》第64條規定,擅自利用物業共用部位、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物業,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,給予警告并按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(記者注:個人有上述行為的,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;單位有上述行為的,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)處以罰款;所得收益,用于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、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、養護,剩余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。
陳鳳山稱,如業主發現上述問題,應盡快以書面形式向屬地房屋行政管理部門反映。投訴過程中,業主要注意固定證據,例如以一個能反映小區風貌的長鏡頭,將帶有小區廣告投放情況整體記錄下來。以防物業被舉報后,一夜間把所有廣告撤下?!叭绻恢鲝埛少x予我們的權利,它就只能躺在紙面上。如果業主珍視這些權利,物業公司的隨意行為總會得到遏制,最終受益的還是業主”。
業主維權專家舒可心指出,現在業主對小區廣告問題維權意識差,這和不懂法,需要有人引導有關。也和小區太大,每個人從中獲得的利益份額小,大家不關心有關。另外,小區維權時往往需要帶頭人,有些小區成立“業委會”時處處受阻,導致業主利益根本上得不到保障。